LED發光二極管已被全球公認為最高效的人造照明技術。雖然國內還有不少人在商家誤導下認為LED是用來替代LCD液晶的顯示技術,但實際上這種高能效照明技術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應用,如今從各種指示燈、路燈、節日彩燈再到筆記本、電視背光都在廣泛采用LED照明。由于其高能效,人們普遍認為用LED燈取代傳統的燈泡、熒光燈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做法。
然而,近日由美國加州大學艾爾文分校進行的一項調查卻顯示,使用LED的環保功效很可能會被其包含的有毒物質所抵消。在該校社會生態學系和公共 健康項目共同進行的這項研究中,他們分析了市場上常見的圣誕樹彩燈組中的紅色、黃色、綠色和藍色的LED燈,其中既包括高亮度LED,也包括低亮度產品。
結果顯示,這些LED燈中包含有銻、砷、鉻、鉛以及其他多種金屬元素。其中,部分LED燈的有毒元素含量已經超過了監管部門制定的標準。比如在低亮度紅色LED燈中,研究人員發現其鉛含量超標達到8倍,鎳含量也超標2.5倍。
實際上在美國加州法律中,絕大多數LED燈都已經被明確定義為有毒垃圾,如果使用普通填埋的辦法處理將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而如果LED燈破碎,還可能會對直接接觸的人體健康造成損害。但至今,無論各國政府還是民眾都對LED燈的環境和健康危險知之甚少。
該報告表示,LED中的砷、鉛、鎳和銅元素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最為嚴重,未來應當進行更為細致深入的調查,以促進政府對LED產品的安全使用和 回收處理制定規范。簡單的說,大家應該清楚,雖然LED的能效非常高,但它絕非完全環保的選擇,只是蘊含的潛在危險和其他照明技術不同罷了.